[2008-1-31] 香港I.T.人協會要求聘請常設駐校資訊科技技術人員

香港I.T.人協會(工會)於今日出席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工會要求政府聘請學校常設資訊科技技術員 / 技術主任協助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否則資源浪費的情況會持續惡化。   工會引述資料指出,教育局數年前曾承諾一系列推展資訊科技教育的措施,包括設立科技教育資源中心,就教育軟件設計及課程中應用資訊科技事宜,向學校提供專業支援;聘用合資格承辦商為學校提供技術支援服務;調配資訊科技統籌員向有需要的學校尋求支援等。不過事實發現未能解決學校的問題。雖然教育局近年提議成立中央技術支援小隊,由富經驗的教師協助其他學校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但工會認為並不能有效解決學校面對的問題。  工會代表又指出,自1998 年起資訊科技發展變化極大,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Web 2.0及流動平台出現,學校要同時建立校園電視台、處理網絡保安、把學校與流動平台結合、以及安排視像會議通訊設備等。面對大量及專業的工作,聘請專業的常設技術人員,協助師生充份利用昂貴的設備是最具效益的做法。  香港進行資訊科技教育近十年,連同「優質教育基金」有關資訊科技撥款的金額計算,至今已投放逾72 億元,相當於政府注資興建地鐵港島西線,不少開支用於購置現時已屬過時的硬件及軟件。工會認為治標方法是增設常設資訊科技技術員 / 技術主任,協助推行資訊科技教育。 

[2008-1-8] 促政府將資訊科技人員轉為長期聘用

  香港I.T.人協會(協會)於今日公佈的調查發現,近乎所有受訪的教師及學校資訊科技技術人員也支持將資訊科技技術人員由合約制轉為長期員工。為更有效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上,協會強烈要求政府增設資訊科技技術人員常設職位。   政府自1998/99學年起,已投入約72億元於資訊科技教育,平均每校獲得六百萬元發展資訊科技教育,絕大部份學校將資源集中於購置電腦及硬件設備,學校卻沒有訂出相關人手編制,照顧這些昂貴的器材,導致教師浪費大量時間人力資源在器材使用及管理上,嚴重影響教學成效。   協會於2007年11月中向中、小學資訊科技統籌員、外判資訊科技統籌員及負責資訊科技的教師發出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受訪者日常工作以輔導教師及學生使用資訊科技、參與軟硬體的購買程序及網絡系統運作及維修為主,部份受訪者則負責其他與資訊科技無關的行政工作。資訊科技教育若要取得更大的效益,他們認為應該投放更多資源在網絡及電腦系統更新,購置適合的軟體及教材給師生使用,其次是積極利用網上教學資源,提供更多培訓課程予資訊科技統籌員。受訪者普遍對工作有頗佳的滿足感,同時希望政府可以接納他們的訴求,將資訊科技技術人員由合約制轉為長期聘用,幾乎所有的受訪教師及資訊科技統籌員也對此表示支持。   協會認為以短期合約或不合理薪酬聘用駐校的資訊科技技術人員,會直接影響人員的穩定性,因而令到負責資訊科技的教師缺乏支援而令工作量大增,直接影響教學質素。   為更有效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上,強烈要求教育局增設資訊科技技術人員常設職位,並為他們設立晉陞階梯,以保留人才和減輕資訊科技教師的負擔,令教師可專注教學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素。